2017年5月“科学”流言榜

2017-06-13 15:28 蝌蚪五线谱

打印 放大 缩小

【本月关键词】塑料大米 / 阿司匹林美白 / 棉花肉松 / 癌症检测 / 眼药水 / 维生素C / 蜂王浆乳腺癌 / 喷火鱼 / 溺水儿童 / CTC5病毒    

1.有商家制造塑料大米

➤流言

近日,两段小视频在微信中流传,并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和转发。第一段视频中,一男子不断将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中,经过机器的多道工序,生产出一粒粒状似大米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有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第二段视频中,一女子将两碗米饭进行对比。该女子表示,其中一碗单价较低的米饭是真大米,而另一碗单价较高的米饭,捏起来手感更粘,吃完饭后会有米粒黏在碗底。她由此得出结论,这种大米是塑料做的。

➤真相

证明“塑料大米”是谣言的证据有以下三点:

第一,网传视频根本不是在制造“塑料大米”,而是塑料行业中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第二,在对“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塑料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以上,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生产成本比大米高多了,怎么会把塑料去替代假大米呢?

第三,经常烧饭做菜的人都知道,淘米时大米是沉在水底的。这是因为,大米的密度是1.67克/立方厘米,大于水1克/立方厘米的密度。网传视频中,所谓“塑料大米”的原料——塑料袋一般是用聚乙烯做的,这类塑料密度都小于1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如果大是塑料做的,它将浮在水面上,很容易就被鉴别出来。

2.阿司匹林粉末涂脸可美白

➤流言

网传阿司匹林其实就是神奇的美白产品,只要把药片的粉末碾碎涂在脸上当面膜敷,就能美白皮肤。

➤真相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可以分解为水杨酸。水杨酸在接触皮肤以后,可以对多种组织产生作用。对于表皮层,水杨酸可以加速角质层代谢,同时,软化已有的角质层细胞,避免角质层过渡堆积;对于皮脂腺,水杨酸可以清除堆积在皮脂腺开口处的死细胞,使皮脂腺排泄通畅;对于基底层,水杨酸可以抑制黑素的形成。

这样看来,阿司匹林的确能美白皮肤,但是浓度是个问题。总的来说,低浓度(0.5%~2%)的水杨酸对角质层形成有稳定作用,可以促进角质层生成;高浓度的水杨酸(5%以上)的水杨酸就变成了角质层杀手,可以迅速剥离角质层,严重时甚至可以引发大面积的表皮脱落,表皮一旦消失,皮肤的屏障作用也就不在,不但会引起疼痛、瘙痒,而且会使皮肤变得敏感,增加被日光晒伤的可能性。因此,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驻留类化妆品和淋洗类皮肤用品中,水杨酸的浓度不得超过2%。

市面上销售的阿司匹林,有50mg(即每片阿司匹林含有50mg乙酰水杨酸)、100mg、300mg等多种规格,浓度远大于安全剂量,直接磨粉涂脸,那是万万不可;即使自行调配水溶液,也不安全。

3.肉松竟是棉花做的

➤流言

网络上热传一个视频,有人将自己买回来的一袋肉松饼,拿水浸泡后发现肉松里面根本没有肉松,而是“棉花”做的。

➤真相

该段视频中,使用的肉松蛋糕为合肥市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蛋糕。5月1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得知此信息后,合肥市、肥东县食药监局立即组织了调查组奔赴企业现场进行调查。

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采购使用棉花的迹象,该企业肉松主要为本厂使用鸡肉生产,肉松生产工艺无异常。在媒体现场监督下,调查组模拟视频将肉松进行了水洗,经水洗后肉松的确为白色絮状,可以点燃,但品尝为鸡肉味,且燃烧时散发出肉烧焦的臭味,与棉花有本质区别,棉花成分为纤维素,无法下咽,燃烧应无臭味。通过现场检查,基本排除了肉松面包是棉花的可能。

从二者的成分来看,肉松和棉花有很大区别。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是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而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膳食纤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商家不会造这样明显的假让消费者来告。而且,一旦被识破也不会有消费者买了,商家是不会做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的。

4.一滴血能“测癌”

➤流言

一篇题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网络,文中提到2016年10月的一则“旧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真相

早在2013年,媒体对“肿瘤标记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报道时,面对当时同样被称为“滴血测癌”的说法,罗永章就曾辟谣过:“‘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Hsp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

而当标题被误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后,罗永章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也迅速地作出了回应:“肿标(肿瘤标记物)最大的好处是快速、方便、便宜,可能筛查出许多危险人群。一滴血可对癌症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价并没有错,并没有说百分之百的能检测出癌症(这也是我们目前努力的方向),事实上,我们测出了很多早期的肿瘤患者,然后通过微创手术即可摘除肿瘤。

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教授王晨光指出,“像Hsp90α这样针对肺癌和肝癌的监测标记物,面对术后的患者从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来看可能更具参考价值”,胡志远指出,“如果用于筛查,一定要有其他手段辅助,而且面对的应是高危人群而非普通大众。”

5.常滴眼药水保护眼睛

➤流言

现代生活,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难免会出现干涩、疲劳等症状,此时不少人选择滴眼药水,而且在滴过眼药水之后,觉得眼睛确实“滋润”了许多。

➤真相

如果眼睛出现干涩、酸胀等用眼过度的症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具有缓解眼部疲劳作用的眼药水,但即使眼睛出现干涩、酸胀等症状,也不宜太频繁地使用眼药水。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每天滴三到四次即可。

那么,为什么不能随便滴眼药水呢?

1、 对于正规的眼药水来说,市面上在售的眼药水中大多含有防腐剂。瑞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沈玺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防腐剂的种类和浓度都在安全范围内,但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很容易损伤眼角膜,进而诱发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2、 对于号称能够“抵抗视疲劳”和“清凉醒目”的眼药水来说,沈玺提醒大家,这些眼药水中大多含有缩血管剂,不仅可能导致眼睛出现过敏症状,而且可能诱发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3、 眼药水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眼药水的作用不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徐庆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介绍,有一部分眼药水属于非处方药,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都可能诱发严重的眼部疾病甚至全身疾病。

当感觉眼睛明显不适时,最好到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

6.水果越酸VC含量越多

➤流言

维生素C(V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美白、抗氧化、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是很多女性的最爱。想补充维生素C,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柠檬,觉得越酸的水果含Vc越多,泡点柠檬水,酸酸的味道,好像满满都是维生素C。

➤真相

水果的酸度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异柠檬酸等等。而水果酸还是甜,是由其中的“糖酸比例”所决定的,如果含糖量高而含有机酸低,那吃起来就甜甜的,相反,如果含有机酸高而含糖量低,水果吃起来就会比较酸了,跟维生素C没有直接关系。

确实有一些吃起来比较酸的水果,含维生素C非常高。例如沙棘,每百克含204毫克VC,酸枣每百克含900毫克VC。然而更多的水果不符合这个规律,例如人们常常认为比较酸的——柠檬,每百克只有22毫克VC,橙子每百克只有33毫克的VC。这些传说中的“高VC水果”,甚至还不如大白菜,大白菜的VC含量为每百克中47毫克。

7.蜂王浆的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

➤流言

坊间一直流传“蜂王浆富含雌激素,可能导致乳腺癌”的消息,消息称,“雌激素外源性的多,比如蜂王浆,……这种雌激素含量很高的补品,长期吃也是(导致乳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并把蜂王浆归纳为女性易患乳腺癌六大危险因素之一。

➤真相

1999年,华西医科大学研究成都地区乳腺癌危险因素时,曾经把蜂王浆纳入考量,但是因为关系微弱,最终,没有把蜂王浆列为危险因素之一;无独有偶,2005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南京地区选取300名妇女,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蜂王浆与乳腺癌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实际上,国内外历次大规模调查都表明,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史、初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心理压力、营养过剩、被动吸烟,也和乳腺癌有一定的关系。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可能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风险。其他食物对乳腺癌的作用,往往微弱、复杂,至今没个定论。

8.海里有种鱼会喷火

➤流言

最近视频网站上流传的一个视频,说是海里有种鱼会喷火:“它们能从食物中摄取含磷的有机物,并不断地贮存于体内……磷在氧气中自燃,能喷出一束3米多长的火焰射向敌人……”

➤真相

虽然白磷能自燃,但泡水可是保存白磷的基本方法,又有哪一种磷化合物能在水中燃烧呢?鱼类身体的含水量很高,即便真能收集到可以在水中燃烧的物质,难道喷火鱼不会先把自己烤得外焦里嫩吗?

“喷火鱼”喷出的其实是一种只有一、两毫米大的海洋小生物——发光介形虫!介形虫是一类纤小的海洋甲壳类动物,长相和大小都有点像淡水中的鱼虫。不少种类的介形虫在体内演化出了精妙的腺体,可以产生含有荧光素的液体,以及另一种含有荧光素酶的液体。只要混合两种液体,发光介形虫就能瞬间发出美丽的蓝色冷光。

9.倒挂控水法可救溺水儿童

➤流言

小孩子如果溺水,大人将其头朝下控水可救命。

➤真相

相信这种做法的人,觉得利用重力可以将儿童溺水时吸入肺部的积水排出,然而事实是:如果溺水者被救上岸时呼吸尚存,肺部是不会吸入大量水的;即使肺部吸入大量水,倒挂方法也不可能将水排出体外;强行倒挂反而有可能让溺水者胃中的食物倒流,加重呼吸困难。

事实上,溺水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缺氧窒息。因此,溺水儿童被救上岸后我们只需对三件事做出判断:神志、脉搏、呼吸。

一般情况下,神志清醒者有脉搏有呼吸,那么只需简单护理、尽快送医即可。

神志不清或已经昏迷的落水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脉搏和呼吸:有脉搏无呼吸——人工呼吸;无脉搏无呼吸——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心肺复苏)。

10.上海68名男女死于CTC5病毒

➤流言

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分,68名男女生感染CTC5病毒死亡,最大的68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鱼类,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湖南有8127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友。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鱼吃!

➤真相

关于各种病毒的谣言已经是再三传播,除了病毒名字会变,基本换汤不换药。2016年3月前后,“一名女子感染SB250病毒死亡”的谣言就开始在网上流传。

2016年6月前后出现了谣言的“升级版”,这次谣言除了将死亡人群扩大到68人,还拉上了“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幌子:

“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分,68名男女生感染sB250病毒死亡,最大的68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湖南有8127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友。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

上海的确曾经有第三人民医院,但它在2014年就已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院)。2016年6月22日,记者联系到上海九院,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该院近期并没有“68名男女生感染sB250病毒死亡”事件。工作人员坦言,在此之前已关注到这则传言,希望市民不要轻信误信。

类似谣言已经再三翻新,希望市民不要再相信相关谣言及谣言变种。

(以上内容选自蝌蚪五线谱、人民网、上海网络辟谣、“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北京科技报、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