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盲盒开玩偶,买盲盒开零食,买盲盒开美妆产品……但你听说过开盲盒找工作吗?在招聘网站上,有一些公司推出了“盲盒岗位”,声称可以帮助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的求职者,还提供“复活”机会。
“盲盒招聘”真的能帮助求职者应聘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工作内容的条款。虽然招聘环节并不牵涉到劳动合同的签订,但可以视为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就劳动合同磋商的过程。作为应聘者最关心的一项条件,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直到“最后一刻”才告知应聘者,如果应聘者不接受结果,无疑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甚至付出应聘其他心仪单位和职位机会成本。
盲盒招聘也伴随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权益的潜在侵害。比如,用人单位可能以高级别、高薪岗位暂时招满为由,安排应聘者暂时在底薪的普通岗位工作,以此达到让应聘者留下来的目的。事实上,这完全是用人单位画的一张大饼,从一开始起,就没打算给应聘者高薪的工作机会。
据从业超过10年的HR分析,这些公司推出“盲盒岗位”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相当于轮岗后再定岗的管培生,只是换个名字吸引求职者。第二种,是有的岗位不好招人,比如制造业工人、销售员等,有的公司发布“盲盒岗位”可能就是蹭个热点。而第三种就是有些公司实则是“骗子公司”,虽有实际业务操作,但会把员工诓骗进去并且画很多“饼”,多开几家公司让员工去做法定代表人,一旦出问题,作为法定代表人的员工很有可能会担责。可见,“盲盒招聘”不仅不靠谱,而且“陷阱”多多。
有的用人单位可能从一开始就不追求稳定的队伍建设,只想以廉价成本换得短期劳动力,甚至招聘活动本身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没有合理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善待人才的规划。对这样的企业,求职者必须要多个心眼,而招聘平台也有必要加强审核,负起把关的责任。
来源:光明网 温州新闻网 北京晚报 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