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近日,市面上出现不少主打“抗菌抗病毒”的功能性口罩在网上售卖,称可以直接灭活病毒。它们靠谱吗?
日前,国家药监局发文表示,该类口罩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抗菌抗病毒口罩有效性安全性待研究。
小千了解到,大家经常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大部分为自吸式过滤口罩,其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
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称“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主要添加物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季铵盐、铜离子/氧化铜、中药提取物等。
抗菌剂成分和口罩结合方面,当前抗菌剂主要通过粒子共混、粉末/溶液喷涂等方式加入熔喷布层。但抗菌剂混入熔喷布的方法及工艺差异,导致其存在脱落进入呼吸道带来进一步风险的可能,需要建立可靠的方法对抗菌剂脱落及其产生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
抗菌剂本身毒性方面,当前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研究还不成熟或没有有效建立。例如,对某些含抗菌物质的口罩,需要充分评价脱落后抗菌剂长期吸入的毒理学风险,但相关申请人对此类风险评估还不充分,均未识别到正常人群长期吸入下的风险;某些口罩产品还通过添加纳米银或其他纳米材料达到宣称的效果,但系统的评价纳米材料毒理学风险的方法尚在建立之中。
国家药监局器械审评中心指出,目前,该类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前提下,添加抗菌剂引入新的风险,在医疗器械的上市前评价时,该类产品持续、长期使用的风险受益比不足,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产品有效性、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映象网 现代快报 鲁网 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