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坐月子无聊破译顶级密码?真相来了!

2022-05-10 09:36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一条自媒体发布的消息,因标题引发众怒。

 

这则消息内容讲述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破解美国顶级密码的故事。标题要素却故意博人眼球,因此被网友怒斥——消弭了院士在其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

类似的标题在近几年,反复被某些自媒体引用。

而真相是怎么样的?2021年底,王小云教授曾登上《朗读者》,讲述自己的科研历程,节目播出后,她瞬间圈粉。主持人董卿这样介绍她:她是全中国最懂密码的人!她曾经沉潜10年,破解了世界上公认的两种最安全、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密码算法。

而这两种密码算法就是由美国标准技术局颁布的MD5和SHA-1,如果以常规算法即使调用军用超级计算机,也要计算100万年才有可能破解!

她在节目中提到,自己特别感谢女儿。破解MD5的那段时间,她其实还在家里坐月子,因为女儿还非常小,她常常是一边陪女儿一边推公式,晚上哄女儿睡着后,她就到书房里面去推演,经常演算到深夜一两点钟。

破解国际最安全的密码,这是中国科学家王小云创造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就,可很少人知道,为了这一天,王小云已经整整沉潜十年!

从1993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开始尝试破解MD5和SHA-1,到2004年在美密会上宣布破解包括MD5在内的4种算法,这十年里她就是在自己家中的那一方小小的书桌上进行数以万次的手推方程计算。

连破多个国际密码算法之后,她在密码学界名声远扬,美国在国际征集新的哈希函数标准的邀请也送到她手中。

然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小云却放弃了这个在国际上让科研更进一步的机会,因为在她心中科学家始终要把国家的责任摆在第一位,任何条件都比不上祖国的需要。

在王小云身上不光有着女性科学家闪耀的夺目光辉,我们更看到了属于中国科研人的那份国家使命和责任担当!

科学工作不需要廉价的关注

一名女性科学家多年苦心研究推演,在密码学界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对国家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经历,通过自媒体的“变奏”,最后的导向竟是“如何利用坐月子的时间”,这是何等荒唐!正如有网友评论“不要用这么简短简单的话去概括长久的个人努力”,这不仅是对王小云个人努力的消弭,更是对科学工作严肃性的消解。现实中的科学工作需要日复一日的专注和脚踏实地的钻研,而猎奇化的叙事强调的是过人天资,“牛人牛事”的打开方式除了传递“智商的差距”,既无法让读者获得准确真实的信息,也难以开拓他们深层次的认知,以此博取的流量是低级趣味,是消遣时间。

其实,科学工作本就不需要太多流量加持,科学家也无需通过“传奇化”加大影响力。他们进入大众视野,一方面是开阔人们认知世界的眼界,体悟科学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科学家的品质所传递的力量。在王小云的经历中,有太多夺目的光辉,作为名扬国际的科学家,她对科研有极其坚强的意志力,心无旁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作为一名中国的科学家,她有为国家守住密码信息领域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她心中向美、富有生活情趣......这其中每一个点都值得展开细细述说,在不同维度丰富人们的认知。

这样的认知才有启示意义。有一名网友特别提到听王小云对大学本科学生的一次讲座,“用心准备、尽可能讲得详尽”,他说,“对小事都如此下功夫的人,看到她破解密码的努力被一笔带过,我会感到难过”。幸好,还有这些真正愿意了解、理解科学家工作的声音,求真务实的科学工作不需要浮夸廉价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