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冰箱的功能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齐全。因为冰箱可以增加食物的贮藏时间,所以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了家里的“万能储物箱”,认为贮存在冰箱里的食品不会腐败变质,并且是卫生的。
冰箱中的食物可长期保存且不会变质?这可不一定。人们通常将家用冰箱的冷藏和冻藏温度分别设定为4 ℃和-18 ℃,这是经过科学证实的食物最佳储存条件。然而,保存在冰箱里的食物同样有变质的风险。
冰箱因长期存放食品又不经常清洗,会滋生出许多细菌。冰箱里的食物虽然外表看起来还新鲜,但是实际上已经变质。
另外冰箱是一个密闭的环境,低温虽然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但并不能彻底消杀微生物,且很多微生物在低温下仍可缓慢生长,一旦食物被致病性的微生物污染,存放时间越长,积累的毒素越多。食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滋生多种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耶尔森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就会引起肠道疾病。诚然,冰箱中低温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喜高温的细菌的生长。但是抑制不代表停止,更不是“杀灭”,一旦温度升高细菌仍然会快速繁殖。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冰箱如果不经常消毒,反而会成为一些细菌的“温床”。
冰箱不是食物保险箱,食物在冰箱中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直接入口的食物更不宜久放。在冰箱中贮存过的食物一定要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避免食物间交叉污染;尽量采用密封方式保存食物,避免遭受污染;食物解冻后不要进行二次冷冻;发霉食品需及时清理;可生吃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清水彻底洗净后再食用。此外,应尽量购买和食用新鲜食材。
来源 :海外网 央广网 人民网 北京青年报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