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中主食是必不可少的,馒头、花卷、包子、米饭、面包等等,吃上几口能瞬间扫除饥饿,很多朋友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馒头、花卷或面包之类的食物,这其中就会用到“酵母粉”来使面食更加松软。但有人认为,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会伤胃,容易得胃病,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酵母它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有氧没氧都能生活,但只要温度和湿度合适,它就可以大量繁殖,可以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它是一种天然的发酵剂。它在发面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才能让面发起来,但发酵过程中产气的活力是有条件的,比如需要适宜的温度,酵母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20℃~30℃,超过47℃的话,酵母根本就不能存活。蒸馒头、烤面包时所需的温度超过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因此酵母也不会再去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酵母发酵起来,面团里会有充气,比如馒头中会有小气道的结构,会让馒头特别蓬松、松软,不光是好吃,也有利于消化吸收利用,所以没有“吃多了含酵母的食物会得胃病”这种说法。
生活中除了用酵母发面,很多人会用小苏打,也就是用碱发面。实际上,小苏打发面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它的这种碱性,能把食品中的B族维生素都破坏掉。
用酵母发面的话,它本身含有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有烟酸。所以,用酵母发酵的话,发面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是可以提高的,平时可以经常用一些。
此外,食物用酵母发酵好后,特别容易消化吸收。如果消化功能差的话,可以放点酵母让其充分发酵、蓬松。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食物太蓬松、太好消化吸收,对血糖的影响就大,所以可以少放一点酵母,让它醒发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儿,这样做出的馒头、面包,它的小气道结构没有那么多,吃起来比较紧致,这样可以适当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来源:科普中国 光明网 上观新闻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