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门头沟区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社会,参与到落实门头沟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弘扬文化、文明首善、团结稳定”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在“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区的建设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门头沟区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作为搭接政府与辖区社会组织之间的桥梁,深刻领会各项政策、意见,整合资源、明确定位,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和自身资源优势,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资源、智慧、人员、财力等支持。构建“4+3+2”服务模式,形成四大保证、三大平台、两大发展方向,建设社会组织培育体系,融合多元思维,切实促进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走向职业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组织行业整体发展,有效回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系统对行业的多元化需求。
四大保证——推动社会组织能力稳健提高的坚实基础。
立足全局角度构思,承上启下,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科学有方;
多平台宣传展示,信息数据整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推动发展创新;
跟各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紧密联系,形成多方联动,促进全区社会组织共同发展;
政府各部门、街道公共服务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对接,建立各方关联。
三大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的理想温床。
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打造规范专业的社会组织,助推公益事业发展;
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养,道德素质、服务意识、政策法律观念及专业操作技能,面面俱到;
社会组织党建引领,探索符合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有效党建方式,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网络。
两大发展方向——确保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科学引领。
实践经验宣传交流,深入研讨,总结推广,为门头沟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科学的、坚实的研究基础;
社会组织工作标准与流程研发,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可复制性工作流程,并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
夯实“壳内”服务基础 建构“壳外”服务体系
党建孵化,提思想
以“党建引领抓服务,做好时代新服务”为主题,将党的思想精神融入志愿服务,为社会组织解析入党途径以及党支部建立流程,从党建角度针对正确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进行观点解析和分享,引领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新公益、心服务”社会组织党建品牌。
专题培训,赋新能
瞄准社会组织的普遍薄弱点、当下困难点,以社会组织实际需求为向导,设计专题,开展了志愿者管理、年检事项、社区工作、项目管理、建立高效团队等专题培训,激活组织动能,促进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组织整体服务能力水平。
心理关怀,护健康
守护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社区骨干的健康心理,深入刻画志愿服务心理,授以丰富趣味的心理游戏和实用的舒缓方法,充实服务技能,引导其通过志愿服务提升自我价值,实现助人自助。营造健康、积极、阳光的志愿服务环境,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咨询指导,破瓶颈
开展社会组织一对一咨询、街镇一对一指导,采用个别化针对性服务模式,面向全区,对四街九镇的孵化基地进行技术支持、政策咨询;指导并协助各街镇成立街镇级、街道级社会组织联合会;接受入驻社会组织的日常咨询,组建专家团队逐步形成党建指导、心理建设、志愿服务、财务税费、法律援助、项目相关、组织管理七大咨询服务板块,解答个性化问题,帮助其解决困难,突破发展瓶颈。
座谈交流,拓思路
组织入驻社会组织进行交流及互助式讨论,分享近期心得、发展规划,提出疑难杂症,探讨可行性发展方向,通过头脑风暴,集合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经验分享、观点碰撞,为社会组织带来发展新思路,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跨界协作,促进社会组织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参访学习,寻创新
组织门头沟区各街镇相关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及优秀社会组织代表,前往呼家楼街道进行参访,参观殷金凤工作室了解其平台化运用模式,学习关于社区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结合门头沟社区特点寻找探索社区创新治理模式。
管理制度,显标准
中心陆续编制了《门头沟区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管理办法》、《门头沟区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社会组织入驻协议》、《场地使用管理办法》、《志愿者管理体系——幸福时间银行》、《门头沟区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社会组织入驻协议》、《入驻社会组织考核标准》、《(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评定标准》等系列化、标准化的制度,使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不断细化不断完善,更具操作性更接地气。
资源共享,促发展
充分收集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资源库,包括专家智库、优秀项目库、社会组织资源库、志愿者数据库;引入“唱好一点”、“华图教育”、“北京吉慧榕公益基金会”等社会企业、社会资本,联动城市文化建设;社区老年人文娱服务;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社区儿童服务平台搭建等,形成覆盖面广,功能性全的资源网络,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社会共同体。
通过孵化培育、政策扶持、典型引导,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行业架构,使我区社会组织在规模数量、社会影响、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成效不断提高,从而促进门头沟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促进“一园四区一小院”的建设,促进“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描绘“青山绿水门头沟”的一支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