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致癌?食物的安全性不能脱离摄入量

2023-02-16 17: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浓醇的拿铁、甜美的焦糖玛奇朵、苦涩的美式……口味繁多的咖啡,早已成为我们提神醒脑的必备饮品。近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咖啡致癌”的消息刷屏,“喝咖啡致癌”说法主要依据咖啡中含有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质,所以,喝咖啡就致癌。今后小伙伴们究竟还能不能愉快地喝咖啡了?

0.gif

据了解,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被列为二类致癌物,是指这种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近年来,某种食品的安全性一旦与致癌联系在一起,就容易引起大众恐慌。但食药专家以及执法部门一直在向公众传递和普及一种观点:食物的安全性不能脱离摄入量。咖啡豆通常在160~250℃下进行烘焙,经过烘焙的咖啡豆中会含有丙烯酰胺。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但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但并不能推导出咖啡会导致人类患癌的结论。

食药专家介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数据显示,煮咖啡的丙烯酰胺平均剂量为13微克/公斤。而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6微克至16微克。据此推算,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可以耐受130微克丙烯酰胺,相当于摄入10公斤咖啡,才会达到致癌剂量。

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证据表明,咖啡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肝癌。

生活中如何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喝咖啡首选煮的。在买咖啡的时候,尽量选择简单的煮咖啡,少选烤、磨等的咖啡;少喝速溶咖啡和加入过多糖、奶的花式咖啡,以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最理想是黑咖啡加少许奶,无糖饮用。如果觉得口感略苦,可选少糖或半糖。而且,喝咖啡不要过量过浓,否则可能会干扰睡眠。还要注意,不要喝过烫的咖啡,经常喝超过65℃的任何饮品都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生风险。

喝咖啡要限量。双相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不可喝咖啡,胃肠功能不佳尤其是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心血管病人、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要慎喝、少喝咖啡,一天顶多一杯。普通人一天也最多不要超过5杯咖啡。如果喝了咖啡,出现失眠、焦虑、发抖、胃不舒服、心率增快、头痛、恶心和烦躁不安等不适情况,就说明可能是超过了耐受量,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少喝点,下午以后不喝等。

来源:科普中国 长沙晚报 北青网 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