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油炸”食品更健康?不一定

2023-03-20 16:5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认识到多吃“油炸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并将其冠以“垃圾食品”的称号。于是,各大生产厂家也顺应潮流,推出了以“非油炸”为卖点的各类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很多人认为“非油炸”食品更加健康,可以放心大胆食用。那么“非油炸食品”就是健康食品吗?

e404ded0de29df806bb8283338745080.gif

大家都知道,“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高、能量高,不仅会增加脂肪的摄入量,使人容易发胖,而且不易消化。高温油炸容易产生致癌物,油炸食品经高温处理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类物质,淀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食物本身的营养素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油炸食品香脆可口,但营养价值却很低。

不过“非油炸食品”不一定更健康,主要与食品本身、制作方式有关。通常人们认为非油炸食品含油量更低,从而对于身体来说更加健康。其实,“油炸食品”与“非油炸食品”仅为制作方法有所差别,食品本身的含油量、脂肪、热量并未随之减少,且部分“非油炸食品”所含的有害物质并没有因制作方式不同而缩减,所以并不一定就更健康。

例如油炸薯片是采取油炸方式烹饪加工而成,非油炸薯片则是采用风干、烘焙而成,烘焙的温度往往在200℃以上,同样,薯片在高温下就有产生丙烯酰胺的风险。

为了保证食品的松脆口感,如虾条、脆条等膨化食品,表面还是得刷油,它们的含脂量并不低。美味膨化食品的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少数产品甚至高达30%以上,比起油炸制成的锅巴和油炸方便面来毫不逊色。

因此,选购食品时不必刻意看重概念上的“油炸”或“非油炸”,更应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重要信息。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热量低、钠含量低的产品;尽量挑选不含氢化油成分的食品,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此外,市面上购买的食物,往往配料成分不可控,可以在家自行制作,会更加健康。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上观新闻 中国消费者报 光明网 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