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爱吃水果,有人说:水果早上是金,中午是银,晚上是铜。还有人说:晚上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因为水果里含有可能促进血糖升高的糖分,但也存在着延缓血糖上升的果胶、纤维素和有机酸。那么晚上吃水果会让人患上糖尿病吗?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的糖分,这些糖分就叫作血糖,绝大多数是葡萄糖。体能大部分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蛋白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分泌产生抵抗时,血糖浓度就会升高,糖尿病就来了。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生活、工作等压力过大的人,还有经常熬夜、压力大的人,这些都是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因为压力和熬夜会增加体内应激激素的释放,应激激素与胰岛素相对抗,进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夫妇,其子女患糖尿病可能性增加;吸烟、酗酒、进食过多高脂肪食物,同样容易患上糖尿病;对于一些年轻女性而言,因不孕不育、怀孕期间血糖偏高等,后期也会容易患上糖尿病;不合理用药,包括长期应用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容易导致糖尿病。
所谓的晚上吃水果会导致糖尿病发生,这是完全缺乏依据的。相较于其他食物,大多水果的“升糖指数”较低,单位重量的水果所含热量较少,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草莓、柚子、樱桃等,这些都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人体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台平稳运转的机器,不管什么时候提供原料,它都一视同仁地进行处理。不管什么时候吃水果,人体都会把它们消化成小分子,进行吸收。
因此,水果只要正常的食用,是对身体有帮助的,不存在晚上吃水果会导致糖尿病的说法。另外,建议每日摄入的水果量要控制在200g左右,且最好各种品种、各种颜色、各种口味的水果搭配着吃,不要长期只吃一两种。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