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经常被称为“素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同时还富含钙。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日本豆腐,认为日本豆腐和豆腐的营养含量是一样的,吃日本豆腐同样可以补钙。这是真的吗?
豆腐是指将大豆磨成豆浆,再加入凝固剂制作而成的豆腐。它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豆腐,大体可分为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
北豆腐,又称老豆腐、卤水豆腐,主要成分为氯化镁,也有硫酸镁、氯化钙等作为凝固剂制作而成的。北豆腐的含水量通常比较低,口感较为紧实、粗糙。营养方面,100克北豆腐中,含钙138毫克,镁、锌、硒含量也较为丰富。
南豆腐别名嫩豆腐、软豆腐,是以石膏为凝固剂制成的。相比北豆腐,它的含水量会高一些,因此质地更为柔软、富有弹性。营养数据表的数字是,100克南豆腐含钙量是116毫克。
内脂豆腐所使用的凝固剂是葡萄糖酸内酯,它的含水量比南豆腐更高,口感更为软、嫩、滑,非常细腻。虽然蛋白质含量才只有北豆腐的一半左右,钙含量也只是南豆腐的17%,但和北豆腐、南豆腐相比,内脂豆腐的脂肪、热量明显低得多,有严格减肥控脂需求的人更适合选它。
日本豆腐是不是含有同样含钙量?日本豆腐也叫玉子豆腐,虽然名字里带“豆腐”,但却不是真正的豆腐。我们平时说的豆腐都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日本豆腐虽然吃起来口感顺滑和内酯豆腐差不多,但在配料里却看不到大豆,主要原料为水和鸡蛋,有的商品也会标注为“鸡蛋豆腐”。
除了制作原料上的差异,日本豆腐在营养成分上也不如豆腐。就用口感同样顺滑的内酯豆腐来比较,内酯豆腐每100克蛋白质含量为5克,每100克钠含量仅为6.4毫克;而日本豆腐每100克蛋白质含量大多低于4克,且每100克的钠含量高,几乎都超过了100毫克,某些甚至高达611毫克。这就意味着吃100克日本豆腐,就会摄入约1.5克盐,全天盐摄入量很容易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小于5克”,吃盐太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因此,日本豆腐虽然外形、颜色和口感方面都和豆腐类似,但由于含有大量的食用盐,所以平时应该尽量少吃。不然就可能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而且身体还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其他疾病。
来源:央广网 澎湃新闻 光明网 新华网